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观潮,苏轼在《八月十五看潮》中写道:“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锁,夜潮留向月中看”。此习俗从汉代就有,到宋朝盛行,直至今天。多为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也是一种习俗。 猜谜,中秋节月圆之夜多于公共场所挂灯结彩,人们相聚在一起,猜灯或彩纸上的谜,也有利用猜谜为青年男女提供表爱相恋的活动形式。 赏桂花、喝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明月,赏月赏桂花,闻着阵阵的桂花香味,遥想吴刚砍桂,喝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中秋习俗之一。 ![]() 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之习俗。如湖广一带仍用瓦片或草木叠成塔,于塔上燃灯的习俗或手提花灯赏月游玩。广东、香港等地,有“树中秋”,又称“竖中秋”的活动习俗。江南则有制灯船节俗。 食藕盒子,中秋食藕,是寄团圆之意,尤其吃“藕盒子”,多为江浙一带习俗。将藕切片,每两片间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拖面煎至金黄,称之藕饼。其实跟月饼制作方法异曲同工。 吃芋头,中秋食芋头,在不少地区民间有此习俗。民间寓意辟邪消灾,并有不信邪之意。清朝乾隆《潮州府志》中记载“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剥鬼皮”。 ![]() 吃月饼,是中秋节重要习俗,而月饼则是必备食品。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寓意家人团圆,事事圆满。月饼,又称宫饼,团圆饼。最早可追溯到周代,到唐朝时,月饼还不叫“月饼”,叫胡饼。到宋朝时称之为“宫饼”。后称之为“团圆饼、月饼”。 月圆人圆 事事团圆 人顺心顺 事事都顺 瑞腾生物祝天下所有人: 中秋快乐!合家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