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份开始,猪价频频跌破近20个月新低,市场的行情比较悲观,猪农们只能持续挺价,但因前期压栏导致大猪的出栏量大增,屠企的压价力度也在加大,其生猪行情持续探底,结果猪价一直处在低迷下滑之中。尽管猪肉的消费需求改观,可面对市场堆积的猪肉来说,还是不值一提,因此猪价一直跳水下滑,自繁自养利润缩水到200-300元一头。 ![]() 随着高温高湿天气的到来,南方生猪疫病增多,很多猪农尽管想要压价,可为了及时止损,只好将手头的生猪卖出去,但这样一来,近期的猪价更是持续下跌中。 跌跌不休,迎来“猪肉自由”时代 01 生猪产能恢复+非洲猪瘟扰动,导致猪价下行 猪价迅速下跌,主要缘于生猪产能恢复预期和非洲猪瘟疫情扰动。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末全国生猪存栏41595万头,环比连续6个季度回升,同比增长三成,已恢复至2017年末的94.2%。省统计局一季度分析报告显示,在各项扶持政策和市场价格高位运行的双重刺激下,江苏生猪产能也快速回升。一季度,全省生猪存栏1262万头,同比增长103%;生猪出栏554万头,同比增长136%;能繁母猪130万头,同比增长75%。另据农业农村部数据,4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再增1.1%。照此测算,一年将可出栏肥猪超过6.9亿头。在猪肉供应前景持续向好的同时,近期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部分地区又有所抬头,导致许多养殖户加速生猪出栏。而当下又适逢猪肉消费淡季,多重因素叠加共振使得猪价近期加速下行。 02 季节性消费淡季,7,8月迎来转机? 从春节过后,猪肉几乎都处在一个消费疲软的状态,一个是前期猪肉价格高企,人们或因为钱包或因为消费习惯,逐步减少了猪肉消费需求,一个是节后属于传统的猪肉季节性消费淡季,人们对于猪肉采购消费需求本就不佳。 ![]() 虽然进入5月,随着肉价的回落,市场消费有所回暖,但是对比市场产能的增长速度,消费增长可以说说是非常有限,根本支撑不起猪价出现大的反弹。但随着消费旺季即将到来,猪价或有望在7,8月份迎来一波反弹。 如何看待当前生猪生产形势? 农业农村部有关人士分析一季度生猪生产数据时认为,全国猪肉供应偏紧的格局还未根本改变。而我省在3月份部署实施今年畜禽稳产保供行动方案时也分析认为,当前全省生猪生产供给总体处紧平衡。农业农村部在5月19日召开的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虽然今后一个时期猪肉供应总体宽松,但当前生猪生产恢复仍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非洲猪瘟疫情风险依然较大,养殖成本不断攀升,效益明显下降,母猪繁殖效率仍低于正常水平,稳定生猪生产的各项工作须臾不能放松。事实上,眼下的猪价较两年前的常态水平仍有一定涨幅。从生猪价格看,2019年5月第二周全国生猪出厂价只有每公斤15.16元,目前价格仍较之高出42%。居民餐桌上的猪肉价格,比两年前每斤要贵四五元。至于目前部分养殖户的亏损,很大程度上源于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舞”而出现较大涨幅。 如何破解“猪周期”之痛? 目前,随着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行,生猪养殖企业分化明显,一些生猪养殖企业盈利大幅缩水,部分养殖户也陷入亏损。如何破解“猪周期”行业之痛?业内人士建议:“参照发达国家中生猪产业较为成熟的案例可以发现,提高产业规模化和集中化程度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这可以降低‘猪周期’频率,但要彻底避免仍十分困难。”来源:中国江苏网、证券日报等 仅供参考 如有侵权敬请及时联系删除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瑞腾生物,祝您养殖更高效、更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