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经销商曾经风光无限,躺着把钱挣,但是,行业的寒冬让很多厂家结束了和经销商的合作,而经销商也是一肚子的委屈不知道去向谁诉说,现在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在说“生意难做”,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将难做原因归结为竞争等外部因素,却没有从自身存在的问题看待目前的境况。 告别厚黑手法 现在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在说“生意难做”,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将难做原因归结为竞争等外部因素,却没有从自身存在的问题看待目前的境况。 在厂家的营销组织及现代零售渠道管理已经掌握先进营销方法的背景下,经销商却还停留在以前批发商惯用的陈旧操作思想里,那些近30年来经销商与厂家过招的“厚黑手法”,曾经是经销商的“盈利模式”,现在却成了阻碍经销商“长大”的“原罪基因”! 经销商在与厂家交手中经常使用的厚黑武器有四种: 1.套货(款):通常采用的手法有三类: **、直接要铺底货。厂家要回笼资金的时候,如果销量不好就声称自己也铺底给渠道客户,收不上来;如果销量好就搞出一大堆“口头承诺”的销售费用来冲抵; 第二、要求货到付款,等货到仓库了就编出**理由拖延付款,这是用欺骗的手段变相搞铺底货; 第三、票据套款,利用银行系统转帐时差及保护存款人的政策,开出真实的汇票,然后计算货到时间,在货已到款未到的间隙从汇出行将汇款截住,采用挂失、退单甚至与银行办理人员勾结等手法。 2.“黑”促销费用。克扣样品货、变卖广告品、虚报促销费用、收取媒体广告佣金等,这些对经销商都是家常便饭。在九十年代酒类销售的黄金时期,厂家业务主管在经销处经常碰到的就是广告公司的老总,有的经销商干脆让老婆或情人开起了广告公司,前面赚产品钱,后面赚广告费,不亦乐乎! 3.“窜”货。利用地区销售差异及促销政策差异,前门进货,后门出货,不用费劲就轻松赚取差价。结果产品价格逐步降低,这个过程称为“剥盘”,即象撇脂剥皮般将产品的利润空间压缩,直到无利可图,品牌沦丧。 4.“倒”价。这通常是经销商对厂家进行报复性攻击的惯用手法,比如正常20元的货卖12元,将市场渠道价格一下子拉下来,导致正常价格无法出货,这被称为“砸盘”,经销商用较小的亏损致使产品出现间发性断流乃至做“死”。 上述厚黑手法基本上是不违法的,是属于商业道德的范畴,用这些手法谋利的经销商虽然还有,但机会已越来越少,随着法律制度与法制意识的健全,这样做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这些行径其实都是经销商不成熟的表现,对经销商树立自己在区域内品牌,以及成为盟主做大做强都是有害的,也是很多风光一时、财大气粗的经销商走向败亡的“原罪基因”!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正规化的经营呢? 现在经销商老板们都注册了公司,也像模像样地设立了部门,分出了一个个的办公室,有中层干部,也建立了规章制度,但整个经营和管理的核心方面却依然停留在批发市场的水平。通俗点说,就是个公司的“壳”,个体户的“芯”。 现在,上游的厂家和下游的终端都在变,若经销商只是有个公司的“壳”,也没什么用处。作为经销商老板,在进行公司注册之后,接下来所要做的,就是要进行深入的公司化改造,真正实现公司化运作。从而实现与外部合作机构的有效对接,为下一步实现网络化、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打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