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经销商是连接厂家和养殖户之间的纽带桥梁,所以,好多厂家都宠着经销商,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宠着经销商,经销商必须要管,但是经销商不是你的下属,不是你的同事,也不是你的股东,我们凭什么管理经销商。但是,管也有管的道理,如果你能帮他做大做强,他不仅听你的,也会对你越来越尊重。 一、兽药经销商分析 1、几种典型的兽药经销商 (1)批发商常见经营模式 一般的批发商产品多,品种全,资金也较为雄厚,有自己的经营团队,也有一定的经营网络,部分批发商还有自己专职的技术人员。他们所采取的经营模式一般有六种,一是区域总代理模式;二是批零兼营,以批发为主;三是送货上门,甚至赊销;四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要什么有什么;五是部分产品采取定制模式;六是有一定的服务功能。但是,这种经营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难点,这主要体现在十个方面,一是网络分散、偏远、经营成本高;二是无法解决团队成员的职业规划,团队成员稳定性差;三是难以构建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团队;四是市场范围大,渠道冲突无法避免;五是部分生产企业釜底抽薪,卸磨杀驴;六是二级客户自立门户,市场网络不牢固;七是受多种因素制约,无法承担更复杂的服务工作;八是产品定制带来的经营风险;九是客户占用资金多,库存也大,退货现象时有发生;十是渠道长,管理难,价格劣势明显。 (2)以技术为主的零售商 他们一般都以自己的技术为主,所以在当地也小有名气,但是人手少,自己是“全活”,所以他们的自主性较强,选择的厂家也较多,并且每个厂家的产品都较少。他们所采取的经营模式一般有五种,一是以技术来带动销售;二是以治疗药为主,其他药为辅;三是小范围**代理;四是采取“等客上门”的被动经营模式;五是多数采取“现款现货”政策。但是,他们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难点,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无法**的疫病带来的风险;二是竞争者主动经营导致的客户丢失;三是没有主营厂家,致使生产企业支持力度较弱;四是沉迷于自身的技术而忽视其他竞争因素;五是相对“死板”的经营方法导致的抱怨。 (3)使用与经营并存的养殖户 这类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养殖场,在养殖户中有一定的人脉,并且懂点技术也精通饲养管理,所以有一定的示范效应,但是这类人一般资金比较弱。他们所采取的经营模式一般有四种,一是市场范围较小,一般以小区或村作为经营范围;二是靠自身的“示范效应”被动经营;三是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四是快捷方便的服务。但是,他们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难点,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精力所限,无法扩大市场;二是资金所限,产品相对单一;三是信息滞后,对产品识别能力差;四是更容易选择实力较弱的厂家;五是以个人“声誉”为经营抵押品,自己的鸡养得好产品也就卖得好,反之亦然。 (4)一条龙中的“龙头” 他们相对比较封闭,自成体系,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产品品种少,单个产品用量大,并且他们也有自己的专职技术力量,还有部分“龙头”和厂家合作较多。他们所采取的经营模式一般有四种,一是“一条龙”经营;二是服务带动销售;三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四是完全赊销。但是,他们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难点,这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管理不善导致的“价格虚高”;二是养殖户的风险转移;三是市场行情导致的风险;四是资金需求大,周转困难;五是无法兑现承诺而导致声誉损失。 (5)兼职型经销商 这类人卖药是自己的副业,他们的经营模式一般有四种,一是一定市场范围内的(一个县或几个县)的**经营;二是批零兼营;三是以生产企业的销售代表身份出现;四是靠“低价”或灵活多样的经营手段来经营。他们的经营难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精力有限,无法**有足够的市场来开拓及维护时间较短;二是容易引起当地经销商的“防范”;三是有时缺乏“外来和尚会念经”效应;四是难以选择优势品牌导致的经营难度相对较大。 2、经销商的“通病” 经销商的“通病”一般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不敢招人,也养不起人。经销商的销量一般是客户数量乘以平均养殖量,但是一个人的水平再高其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没人就没办法做销量;二是不会算账,全凭感觉。经销商一般通过预期、比较和“加价比”来算账,经常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正确的算账一定是要算系统的帐;三是无法实现从个体户到公司化的跨越。好多经销商都很难做到这一点;四是增量困难,僵猪现象。尤其是如今突然的环境变化让经销商很不适应,无所适从。 3、经销商的双重性 经销商之所以成为经销商,是因为“被迫”,经销商之所以“活”下来,是因为有“闯江湖”的经验。经销商在客户顾问面前强势,在用户面前弱势,既依赖厂家,又经常“威胁”厂家,想让厂家重视,又脚踩几只船。——这些都是经销商双重性的重要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