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商界**的大佬之一,他只有小学文化,从23人的小厂做起,却成为今天中国家电巨头,身家数百亿,执掌千亿商业帝国! 1、小学文化从23人街道工厂 5000元起家 美的集团掌门人何享健1942年出生于广东顺德。高小毕业后便辍学的何享健干过农活,当过学徒、工人、出纳。 1968年5月,他和23位居民集资5000元,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生产药用玻璃瓶和塑料盖,一个很没有科技含量的小厂! 2、从生产塑料瓶小作坊进入家电业 美的初创的“北街办塑料生产组”,就是一个小作坊,一个一抓一大把的小作坊,和现在的家电帝国一点不沾边,在这个过程中,何享健背着这些小玩意走南闯北找市场,为了推销塑料瓶盖,这中间什么苦都吃过,没日没夜地坐火车跑向全国各地,睡澡堂和车站,吃难以下咽的干粮或干脆饿着。 如果按最初这个规模和领域发展下去,而不做些调整、思索,它和那可能还是个小作坊,甚至后面的激烈竞争中没了,都有可能! 但是,在全国走南闯北推销塑料瓶盖的过程中,也培养了何享健异常灵敏的市场嗅觉。于是,在生产药用玻璃瓶和塑料盖之后,开始替一些企业做些发电机配件。 在1980年,这个最初作坊起家的小厂的进行了重大转变,开始制造风扇,进入家电行业,1985年,美的又进入了空调业。 他如何成就家电巨头、千亿帝国? 美的集团的发展,和中国今天很多成为巨头的缩影,从小企业起步,凭借敏锐眼光、管理创新、彪悍的营运风格、对人才的重视等,一步步超越了同行,成长为巨头。 美的的掌门人何享健,是个极为低调的大佬,同样,他很少像时下的互联网企业那样四处走秀,他很不情愿出现在聚光灯前,但是他所带领的美的却让是无法忽视的巨头,一年1400左右营收,净利润127亿,**大佬! 他是如何成就千亿帝国的?如果从一个小作坊成为了家电大王,究竟是哪些特质成就了他! 1、敏锐的眼光、敢为天下先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者的敏锐眼光,能否把握潮流、屹立前沿,是能否成为行业领军的关键要素之一!。 美的最初只是一家生产药用玻璃瓶和塑料盖的小作坊,如果按照这个发展下去,很难有大的发展。而何享健很敏锐的在八十年代切入了家电行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家电、九十年代的IT、日化、快消、本世纪初的互联网、手机可以说是中国大众消费品的几次商业机会的浪潮。 2、管理改革、提升,逐渐引领行业 在美的的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开始就**,而是不断进行管理创新、改革,让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机制走在行业前列。 而且,这期间,美的业务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遭遇困境——业绩下滑、险被收购,同样又是机制改革,让企业重新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全员持股 ——实现**激励 1999年,在事业部改制,让每次重新焕发活力之后,美的在全集团范围内推行员工持股制,促使产权和分配机制改革,使员工和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股份制的**好处就是建立了完整的激励和约束双向机制,让所有员工都明白,你明天吃稀饭还是吃大虾,取决于今天的工作努力程度,这同样是国内企业比较早做的。 职业经理人接班操盘 ——没有将公司交给儿子接班 而是交给了职业经理人 在美的发展过程中,注重**职业经理人体系的打造。 而作为中国民营企业的翘楚,中国家电的王者之一,美的在接班人的传承上,也可以说是很有特点,也算是开了民企的职业经理人接班操盘的代表例子. 3、重视人才、慧眼识人才 **企业都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打造人才,形成一支**的人才队伍!何享健掌舵的美的集团同样如此! 何享健曾说:“宁可放弃一百万利润的生意,也绝不放弃一个对企业发展有用的人才”。 在何享健的**下,美的打造了一直彪悍的队伍,也带出了一大批悍将,这些都是何享健重视人才、识人的体现。 这其中最为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近日美的集团的操盘手、董事长方洪波,24年前、1992年方洪波加入美的时只是一个普通的内刊编辑! 在一次随老板何享健出差过程中,方洪波将自己观察到的市场情况进行了整理总结,并在见到何享健时适时、有勇气的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方洪波的胆略与见识,给何享健留下很深的印象、慧眼识才,发现这个年轻人比较上进、喜欢思考,还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思路,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进行了大胆提拔和重用。 由此开始,方洪波逐渐被何享健培养成了企业的骨干明星,对其进行多个岗位历练,直至推成事业部负责人,而方洪波也不负众望,1998年空调大战中,创造了销量增长速度200%,销售收入几乎比1997年翻了一番的业绩,成为美的走出1996-1997年低谷的重要功臣。 4、优厚的待遇 对于**人才,何享健带领的美的给予了极高的待遇! 他给职业经理人的报酬非常高。二级集团的总裁身价至少在千万量级以上,事业部层面的则不低于百万级。同行人士非常羡慕美的经理人:“他们活得更像老板一样,而不是在给别人打工。” 一位熟悉何享健风格的业内人士曾说:“何老板的一个特性就是他不会去估计人家赚多少钱,他自己算过今年我自己赚多少,下面的赚多少他不管,你该赚的去赚。”何享健对事业部总经理的放权之大让人瞠目,他们不仅拥有所负责产品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全部权力,而且拥有一部分财权。比如,在产能扩张方面,一个总经理可以拥有几千万元的投资审批权。 5、、彪悍的运营作风 “5天时间,跑了5个省、巿8个销售公司,开了13场分公司的会议,早上5点半起床,混迹在农民工中挤火车;晩上10半结束工作,拖着矫健的步伐回酒店,一天只吃一顿饭,可能没有人相信这是我的Boss干出来的。”美的制冷家电集团经营管理部总监、美的电器营运总监罗华刚在微博上佩服其上司的敬业精神,“这种效率、决心、速度以及腿脚向下的职业精神和状态让我汗颜。” 这就是美的的狼性团队,这种作风,甚至让业内同行感到汗颜,因为他们每进入一个品类,都会给原有格局进行巨大冲击。 6、打造了一个品牌航空母舰 在产品上,美的形成了一个品牌矩阵,打造了一个强大的明星家族,堪称家电品牌航空母舰。 无论是在白电类(冰箱、洗衣机、空调、冰柜),厨电类(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热水器)、环电类(净水器、电暖器、吸尘器等)、小家电类(电磁炉、电压力锅、电饭煲第1名,电水壶等)都位于行业前五,甚至是前三。 例如,白电的空调,仅次于空调大王格力,位居行业第二。洗衣机仅次于海尔,位列行业第二,此外冰箱、冰柜、电暖器等也都是同样如此,位居前列。 为何它成了家电王者,值得深思! 在美的起步之初,它并非是什么科技含量高、经济实力大的企业,而只是一个23人的小作坊,5000元起家,同时期,类似中小规模的企业很多,但是为什么美的他们最终成为了行业大佬、家电王者,这是值得深思的!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意识,思路、境界的区别! 从一开始,何享健就没有把自己定义为永远只做塑料瓶盖的小厂,而是不断敏锐寻找机会;又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让企业转型;同时,又重视人才、注重激励、、注重强大营运体系的构建、狼性团队的建设、强大战斗力的打造…… 这一切,一起成就了美的集团的强大竞争力,也让他与同时期众多企业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了行业巨头、霸主之一,也成就了美的的商业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