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略理性:做最有道义感和综合竞争力企业 任何时候,都要客观认知,任何行业都有竞争,不要说什么行业竞争大,什么行业竞争小,没有竞争你就或长不了。任何行业不管竞争大小,都有空间,行业在发展,业内的企业也总有死亡,总有重生。那么作为从业者来说,也同样总有人退出,总有人迈进,当所有人在进进出出的时候,行业其实是在沉淀自己,是在规范自己,是在让自己如何更讲科学、更遵守游戏规则、更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但战略的基石则应当是做社会企业、做有道义的企业、做有良心的企业、做感恩的企业、做受社会尊重的企业、做遵纪守法的企业,战略基石一旦牢固,则所有的战略举措都会具有可持续性,企业自身营运也**不会出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或者沦为“短命鬼”的宿命。 2、行为自律:在兽医药法规框架内形成诚信自觉 兽药GMP、兽药GSP等,不是行业的**标准而是行业准入的**门槛,现实中厂房越来越豪华、设备越来越、先进、包装越来越漂亮、质量标准越来越严格,但执行国家兽药管理法规的自觉行为越来越差,企业内部的社会责任惑越来越弱,企业**与员工越来越浮躁,产品生产与使用越来越大胆,这或许是自实施兽药GMP近十年来许多兽药企业的通病。 置身于兽药行业,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当行业整体处于积极发展的态势时,都可以享受行业兴旺带来的利益和快乐;当行业处于变革的时候,行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当谨小慎微;当行业处于下行甚至崩盘的时候,行业中每一个人都应当挺身而出,拯救属于每一个人的行业。目前,兽药行业的社会诚信度在日益下降,兽药产品被人讥讽为“空有花里胡哨的包装,没有人药效果好”,兽药现今面临着巨大的信任危机!显然,就兽药产业而言,重拾信任比什么都弥足珍贵;就兽药人而言,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认真做好兽药的生产、销售与使用工作,就是对兽药产业的**尊重。 3、机会均等:政府的强制要求将带动行业成长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自身的健康日渐重视,药物残留的肉禽类产品被拒绝进入市场,药品含量超标的现象将有所遏制,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对动物**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消费者在食品消费诉求上已经从数量和结构主导期在向品质和**主导期过渡。相应地,我国的养殖业政策导向正在从追求数量和结构向追求效益和**转变。兽药行业事关我国畜禽产品**,政府、社会以及消费者对**的关注和重视是推动行业快速成长的根本动力。 近期央视对兽药潜规则的起底、农业部对兽药产业空前的严厉管控,都无不指向同一问题:新颁布近十年、GMP认证整改结束至少五年、GSP认证整改结束一年、执业兽医师考证启动近三年、食品动物禁用药物禁令发布超过十年、规模养殖结构调整政策扶持超过五年、生猪等食品动物**推进至少三年、颁布至少五年、基层兽医体制改革已经五年,所有的这一切都表明,兽医药管理法规十分完善且应属于家喻户晓,兽药产业转型与整顿过渡期内的所有问题也已全部暴露,现在正是全面强化监督执法、净化市场的**时机,我们所有兽医药从业者应当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法规管控,唯此,才是2013年乃至以后中国兽药产业的基本发展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