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商业业态的极大丰富,让平时很难接触的运营一下子和大众拉近了距离,尤其是在互联网经济时代,一个网店的店主其实就是一些运营人员,只是他管理运营的资源有限而已,那么,现在在这个大小运营共舞的时代,想要做好运营应该具备哪些思维和习惯呢?我们来看下**的运营人员所具备的习惯 一、 以第三方思维看问题的思维习惯 现在到处都在说用户思维,我不敢苟同。一个运营者,如果一味的从用户需求、喜好、习惯的角度看待市场,便会产生“媚主”情节,为了取悦消费者而增加运营成本,忘记企业利润。 所谓三方思维,指的是跳出用户思维与企业思维,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为简历企业与消费者频繁的价值交换而努力,同时兼顾消费需求与企业利润。 二、先产品,后品牌的思维习惯 产品是经济基础,品牌是上层建筑,产品是品牌的载体。做运营时,一味的追求品牌认知度、品牌忠诚度是件危险的事儿。在这个时代,迅速完成产品体验到产品动销是最关键的。 当用户能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到产品独特的价值时,产品才有机会融入到用户的生活中。当用户能在产生需求的时候,**时间想到产品的价值,才能够形成重复购买。当用户频繁的重复购买时,才愿意积极主动的向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经验。此时,才能够完成从产品到品牌的蜕变。 三、以开放的心态整合资源的思维习惯 现在都在聚焦、专一,很多中小企业往往通过专注于某个特定的资源而迅速成长,但能不能迅速壮大呢?这就要看运营者是否能够以“我的就是你的,你的就是我的”的心态广泛的跨边界、跨业态合作了。 很多运营者自持拥有了某种资源,变自觉高高在上采取闭关锁国的态度,对于主动上门合作请求拒之门外,导致自己的路越来越窄,最终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多样话的需求,最终或被竞争对手超越,或迅速被用户摒弃。 四、“宁为凤尾,不为鸡头”的思维习惯 每个人都希望人前显贵,因此到多习惯于选择和不如自己的人混在一起,以此获得心理满足。这不是一个做运营的人该有的交友心态,更不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人应该拥有的交友心态。 见过很多运营者抱怨:“我身边的人没法帮我提供我所急需的人脉、信息、 思路……”。为什么?和你一样的人,你有的他也有,你知道的他也知道;不如你的人,你有的他没有,你知道的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你自己去想! 五、“昨天、今天、明天”的思维习惯 创新的**步在于模仿,盲目的模仿等于死亡。见过太多运营者在价值诉求、价值表现、价值传递的时候往往习惯于取经哪些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的品牌,期望通过在模仿中创新博得用户的关注与认同。 可悲啊!可口可乐的昨天还是咳嗽水,今天已经成为最畅的碳酸饮料,在贩卖分享与畅饮。如果你也做饮料,要学他今天的广告、公关、创意,那就是找死。因为你缺少了他从昨天到今天的沉淀。 六、管理老板的思维习惯 一个运营者能不能在一家企业实现自己的抱负,关键看他是不是具备管理老板的思维习惯。“老板是个外行,他什么都不懂”、“今天这样决定,明天那样决定”、“一天到晚瞎指挥”……,类似的抱怨几乎天天出现在很多运营者的嘴中,术业有专攻,没有人是全才。如果老板真的是内行、是专家,还要你干嘛呢?运营者,你不妨静下来想想,当你想老板提出一个idea的时候,是不是清楚的告诉老板: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能解决什么问题、能获得哪些好处、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以及需要老板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该配合做哪些事情呢? 运营者,向上管理永远比向下管理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