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断奶后就进入保育期,这一阶段一般为35至42天。仔猪断奶是继出生后的第二次大转变,由依靠母猪生活过渡到完全独立生活。这时仔猪仍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能尚需进一步完善。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就会引起仔猪发育停滞,形成僵猪,甚至患病死亡。因此,养好保育仔猪的目的,是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减少和消除疾病侵袭,获得最大的日增重,育成健壮的保育仔猪,为以后养好后备种猪和商品肉猪打下良好的基础。![]() 1、适时断奶 断奶对仔猪来说是一个应激,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这一阶段的生长情况会极大地影响仔猪到后备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因此,保育期的目标是让断奶仔猪平稳度过因困难的断奶期并保持稳定的生长速度。 仔猪在28日龄断奶是非常恰当的时候,此时母猪泌乳高峰已过,断奶不易造成乳房炎;母猪卵巢刚恢复,可以再发情、排卵;子宫角也恢复正常,可以接受新的怀孕。 ![]() 2、仔猪断奶后管理 由于断奶后的头几天仔猪的采食量较低和体脂损失较大,保育舍的温度应该比产房温度稍高2℃,达到25℃最为适合。保育期日温差不应过大,断奶后第1周,日温差超过2℃,仔猪就会腹泻、生长不良。为了预防仔猪腹泻和细菌性呼吸道疾病,仔猪断奶时每头肌注射多氟佳(30%氟苯尼考注射液)0.3毫升;仔猪断奶前后各1周在每吨饲料里添加10%的氟苯尼考可溶性粉2公斤+枝源宁150克。 ![]() ![]() 3、保育猪饲养 保育舍每头猪占地面积0.3-0.4平方米,一般10头猪一个栏,石槽的采食面用钢筋分开,两根钢筋之间距离8cm比较合适,一头仔猪的头能伸进去。要保证保育舍空气流通,但又要避免有贼风进入。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要做到全进全出,在一间保育舍内只养日龄相近、体重差别不大的仔猪;按公母分栏、大小分栏饲养。注意圈舍卫生,随时清除网床上的粪便,精心护理。保育猪的饲喂方式为自由采食、不限量,刚进保育舍不要急于换料,继续喂乳猪料1周,第2周的第1天乳猪料中加25%的仔猪料,第2天加50%的仔猪料,第3天加75%的仔猪料,第4天才单独喂仔猪料。饲料要少量勤添,要防止猪只进入料槽中拉屎、拉尿、睡觉濡染饲料,传播疾病。 保育猪转群前拌料驱虫药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可溶性粉。 ![]() 4、保育仔猪常见问题处理方案 1、应激综合症 环境过渡 仔猪断奶的最初几天,常表现出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为了减轻仔猪的不安,最好采取赶母留仔的方法,将仔猪留在原圈内1周,1周后原窝转入保育舍。细心调教 仔猪转入保育舍后,要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有些仔猪因断奶、转群、防疫、打架、温度、饲料适口性、霉变饲料、寄生虫等原因引起应激综合症,出现腹泻、生长缓慢、咬尾、咬耳、皮毛粗乱的现象。 防治措施:100kg饲料里添加200g血补栏+100g一窝壮连续饲喂至保育结束,100kg饮水里添加金维素100g,连续饮水,或连用5-7天停7天再连用5-7天。 ![]() 2、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仔猪断奶后,要保持原来的饲料2周内不变,并添加适当的抗生素、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减轻应激。2周之后逐渐过渡到保育仔猪料,保育仔猪配合料要求含有优质蛋白、高能量和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且易于消化。如果仔猪在饲养管理中出现发烧、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发育不良、大小不均匀、呼吸道症状、皮肤发白、皮毛粗乱、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乳头周围发青、腹部皮内紫点等现象,是断奶仔猪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出现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防治措施:500kg饲料里添加1kg血补栏+500g一窝壮+1公斤双良将连续饲喂至保育结束;1000kg饮水里添加金维素1kg+10%阿莫西林可溶性粉1kg,连续用7-10天,停7天,再连用7-10天。 ![]() ![]()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瑞腾生物,祝您养殖更高效、更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