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关注我们吧!!
猪的育肥阶段为70-180日龄,育肥阶段的管理目标是生长速度快、料肉比低、体型好、肉质好、猪群抗病力强,就我们目前的管理水平而言,育肥期管理的提升空间还很大。要提高育肥的管理目标,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品种的选择
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外三元杂交品种就要比本地土猪的平均日增重大、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因此育肥赚钱,选择优良的品种是一个关键因素。
2、及时淘汰无饲养价值的仔猪
一般在哺乳仔猪断奶专保育舍时,要及时挑选出体重不达标,久病不愈的弱猪等无饲养价值的仔猪。专门做商品猪育肥的养殖场,挑选仔猪时,可能倾向于会选择体型小,体重偏轻的,认为这样成本低,但是这种猪,有可能是由于疾病或营养缺乏造成发育不完全,导致后期生长缓慢甚至后期淘汰增加,投入成本升高,从而影响育肥效益。
3、饲料营养
营养是充分发挥育肥猪生产性能的重要保证。日粮各种营养要素的比例适宜,满足肥猪的生长需要,取得最佳效益。
1)能量水平。在不限量饲喂条件下,育肥猪饲料的能量浓度以1公斤饲料含消化能11.92MJ-12.5MJ为最佳。
2)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一般按育肥猪的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蛋白水平,前期(20公斤-55公斤)为16%-17%,后期(55公斤-90公斤)为14%-16%。猪需要10种必需氨基酸,缺乏任何一种都会影响猪的生长。赖氨酸为猪的第一限制氨基酸。
3)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保证猪正常生长。特别是某些微量元素,当缺乏或过量时都会导致育肥猪机体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生长速度下降或疾病的发生,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死亡。
4)粗纤维水平。育肥猪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低,会导致猪拉稀或便秘。饲料粗纤维含量过高,会导致猪适口性差,并降低生长速度。育肥猪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应控制在5%-8%。
4、良好的环境与饲养管理
包括合理的温度、湿度、光照及合理的密度、饲养卫生等。
1)温度。育肥猪的适宜温度为18℃-21℃。实验证明,气温在20℃时,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最大。
2)湿度。在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的情况下都会降低猪的生长速度。猪舍内的最佳相对湿度为50-70%。
3)气流。生产实际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方式。猪舍内气流每秒以0.1米-0.2米,最大不能超过每秒0.25米。
5、做好定期驱虫和免疫预防
育肥猪在80-90天驱虫,驱虫宜在晚上进行效果较好。建议采用内外同驱的驱虫药,采用7-7-7的驱虫方式,即驱虫7天,停药7天,再驱虫7天。
点击下图,了解更多产品信息
6、添加优质的饲料添加剂
育肥阶段可以在日粮中添加卫美莱,提高对饲料中能量的利用,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本品主要采用高含量的大豆磷脂、特别乳化剂、高含量乳酸粪肠球菌、多种复合益生菌与中药组合而成的核心保密配方,绝不含任何违禁药物与激素。
将本品拌料进入动物肠道后,能够马上进行肠道清理排毒,促进肝细胞活化与提高免疫能力,乳化分解油脂,显著提高瘦肉率,动物肉质变得“肉紧”与结实,使动物肉质快速达到“士”猪风味效果!肉质自然清香,结实细嫩、肥而不腻。改善肉质风味的同时促进动物快速生长,提高饲料报酬,降低料肉比,是本品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一、
产品特点
体型好,出栏早,肉质美!全面提升育肥效益!!
二、
产品功效
1、促免抗病:添加肠道共生菌,可高效定植于肠道粘膜中,通过竞争性排斥肠内有害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快速调节机体免疫,提高抗病力。
2、促生长:采食量不变的基础上降低料肉比(0.2-0.6),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提前10-15天出栏。
3、改善肉质和风味:促进畜禽肉色泽、风味以及蛋白、脂肪比例协调等。瘦肉率显著提高,屠宰率提高10%左右。
4、改善猪舍环境,降低发病率:使用本品3-7天后,会形成强大的肠道益生菌菌群,养殖环境大幅度改善,臭气、氨气等有害气体降低80%以上,发病率显著降低。
三、
使用方法
本品每袋拌料1000斤,出栏前2个月使用;育肥全程(60kg-出栏)使用效果更好。
四、
临床使用情况
1、临床试验
试验时间:2018年5-6月
试验地点:开封某1000头母猪场
试验过程:选择体重73Kg左右的育肥猪60头,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卫美莱试验组,每组30头,试验期21天。记录期间2组育肥猪的生产性能和生理指标,具体结果见表1-4。




2、临床反馈
使用本品10天后,体型优美,体格健壮,骨架拉大,整齐度高。出栏前2个月使用,可增重10-15斤;全程(体重60kg-出栏)使用效果更好。
 |